传薪播火振茶风

——大益茶道院五年历程



茶道源于唐朝,曾被誉为盛世清尚,一千多年来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然而自晚清以降,中华茶势颓黯,茶风凋零,茶人沉沦,茶道衰微。直到改革开放后,茶文化才重新兴起。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对生活品质的需求日益提升,振兴中国茶道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更趋成熟。

2010年元旦,在紧邻清华、北大和圆明园的北京大益茶文化交流中心,大益集团董事长吴远之先生开坛授道,分享了他多年以来对中国茶道的感悟和思考,并首次提出了以茶圣陆羽为宗师,以“惜茶爱人”为宗旨,以“洁静正雅”为审美纲领,以“守真益和”为修心法则的大益茶道体系。2010年5月,大益茶道院(ACCTM,Academy Of Certified Chinese Tea Master)在昆明正式成立。从此,大益茶人在肩负茶叶民族品牌使命的同时,更多了一份文化担当。


2010年5月8日,首期职业茶道班在勐海开班,吴远之院长鸣锣开“道”


知行合一 开辟茶道职业化

日本茶道之所以能盛行数百年,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出现了毕生以研修、弘扬和传播茶道为己任的职业茶者,而在中国则一直未能形成这种职业群体。相反,同样历史悠久而曾经沉寂的中国围棋,在引入职业化改革之后成效显著,职业棋手的实力、水平、收入和社会地位得到大大提升,围棋也重新成为受人尊重的“国术”。其他如篮球、足球、舞蹈、音乐等领域也因职业化程度较高而获得蓬勃发展。

职业茶者的黄埔军校

大益茶道院院长吴远之先生认为,中国茶道要复兴,首先需要有一大批职业茶者引领行业发展。为此,吴远之院长创造性地提出了“茶道师”这个全新的职业概念。“茶道师”与茶艺师的区别在于:茶艺师侧重于“艺”,即茶叶的冲泡技艺,其从业人员偏年轻;而茶道师侧重于“道”,即通过习茶事茶获得人文艺术素养和修为境界的全面提升,可以成为一门终身从事的职业。

作为中国首家职业茶道师研修机构,大益茶道院致力于推动中国茶道的职业化进程。其核心使命是以推行职业茶道师资格认证为手段,建立茶道师阶位秩序,为茶人提供终身研习茶道的平台。职业茶道师,按照其专业、修为和贡献共分为七个等级,包括初阶、二阶、三阶、四阶、五阶(高师)、六阶(上师)、七阶(大师),分别以考试、论比、票选等方式逐级升阶,直至大师境界。

成立5年来,大益茶道院持续开展职业茶道教育,培养了大批职业茶道师。至2015年底,大益茶道院已在勐海、昆明、北京、广州、深圳、东莞、长沙、杭州、成都、重庆、贵阳、南宁、海口等全国数十个城市开办职业茶道研修班和相关培训班上百期,培训学员12000余名。其中6620名学员通过理论和实操考试,获得初阶茶道师阶位。2012年6月1日,大益茶道首次走出国门,在韩国釜山开班并引起强烈反响。韩国成均馆大学、釜山女子大学等名校纷纷邀请大益茶道院前往讲学。2014年4月13日,大益茶道走进宝岛台湾,40多位台湾政府高层人士、实业界翘楚、艺术界名流慕名而来。2014年8月22日,大益茶道马来西亚班在吉隆坡开班,来自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新加坡的东南亚茶友齐聚大马,共修茶道。


2014年5月12日,大益职业茶道(初阶)33期班在昆明开班

2014年8月24日,大益职业茶道马来西亚班在吉隆坡开班

为了培育职业茶道师的后备力量,大益茶道院还与大益爱心基金会联合走进高校传播茶道。由大益茶道院编撰出版的《大学茶道教程》目前已在全国83所高校使用,作为茶道实训基地的“大益爱心茶室”已在43所高校落地,还有41所高校在大益支持下组建了茶道艺术团。为培养师资力量,大益茶道院连续四年与大益爱心基金会举办“大学茶道暑期师资研修班”,累计为全国200余所高校培训茶道教师301人。这些老师回到学校开设的茶道选修课和茶道讲座深受大学生欢迎。

2015年元月15日,大益茶道院在昆明市第一中学开设的“青少年茶道艺术”课程历时一学期圆满结课,标志着茶道院在青少年茶道教育方面迈出了第一步。


2014年7月22日,来自全国六十多所高校的104位教师共聚勐海,参加第三届大学茶道暑期研修班

大益茶道院与大益爱心基金会联合举办5期茶道及公益文化全国高校巡回演讲——“益讲座”,受到大学生欢迎


知:修业为根柢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茶道师?首先要通过系统课程学习打下扎实的专业功底。

茶道是从回甘体验(滋味)、茶事审美(品味)升华至生命体悟(真味)的过程,作为一名职业茶道师必须能精辨茶中滋味,深谙茶中品味,参悟茶中真味,三味一体,方可修成大道。与此对应,职业茶道师的培养侧重于基础知识、审美能力和智慧领悟三个方面,茶道课程也相应分为生根课程、茶道美学和经学讲研三大类。

生根课程主要涉及茶叶品鉴、茶叶冲泡技巧、茶道入门、陆羽《茶经》、基础茶式等专业性内容,旨在培养学员对于茶叶、茶汤的感性认识,磨练泡茶技艺;茶道美学方面则有茶诗鉴赏、紫砂艺术、茶席设计等必修课和琴棋书画方面的选修课,每位学员至少需要掌握一项艺能;中高阶茶道师还须参修经学讲研,如静品《道德经》、“茶禅证道”等,从学习圣贤名家的经典入手,进一步提升个人修为。部分课程实操性强,如品辨数十款茶叶,亲手制作紫砂壶,独立完成茶席和插花作业等,所以考试分理论和实操两个部分,学员须修满相应的学分才能获得晋阶资格。

经过五年教学实践,大益茶道院已自主开发课程20余门,编撰出版了《中国茶道》、《普洱茶品鉴》、《大益八式——中国茶道研修方法》、《紫砂艺术》、《静品茶诗》等系列茶道教材十余部。2015年9月,由大益茶道院院长吴远之先生撰写的《茶道九章》由中国书店正式出版,该书分为缘起、开宗明义、茶道宗师、茶韵四要、茶道研修、仪礼规约、茶者修为、茶道教育、茶道推广九章,系统阐述了作者对于中国茶道文化的独到理解,也是国内首部论述职业茶道体系的专著,是职业茶道师学习茶道的核心教材之一。


职业茶道初阶课程《普洱茶品鉴》,学员要品鉴30款以上的普洱茶

职业茶道二阶课程《紫砂鉴赏》,学员在老师指导下制作紫砂壶

职业茶道三阶课程《茶席设计与茶会实务》在广州大益茶道艺术中心开班


行:践履得真知

职业茶道是知与行、证与修的有机结合,所以茶道师仅仅修完课业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投身茶道实践之中。

首先要参加职业茶道师大赛。职业茶道师大赛是一年一度的专业赛事,主要分“论茶”和“茶席设计”两个比赛项目。论茶比赛规则是通过盲品数十款茶叶,从干茶、汤色、香气、滋味、叶底判断其茶名和年份,以比拼选手的品鉴功夫;茶席设计比赛是通过现场抽取主题、现场设计茶席,重点考察选手的人文艺术素养。

经过连续四届论茶比赛的摸索,大益茶道院于2015年正式推出“首届职业茶道师大赛”,吸引了海内外3000多名职业茶道师参加。9月15日,33名分赛区论茶冠军齐聚勐海,参加了为期15天的茶道特训营。选手们通过强化训练和考试,顺利进阶为二阶职业茶道师,其中的16强选手在论茶晋级赛中成功突围。10月17日,“首届职业茶道师大赛总决赛”在三亚举办,16名“高手中的高手”进行巅峰对决。选手们不仅品茶功夫高超,而且能在限定时间内创作出精美绝伦的茶席作品,体现了一名职业选手超强的综合能力。最终,来自广东的茶道师高金龙以论茶和茶席设计总分第一的成绩摘取桂冠,夺得50万元现金大奖!同时总决赛前八强也荣耀晋升为首批三阶职业茶道师。


2015年9月26日,首批二阶职业茶道师在勐海诞生

2015年10月17日,“首届职业茶道师大赛总决赛”在三亚举办

首届茶道师大赛茶席设计比赛

来自广东的茶道师高金龙夺得冠军及50万元现金大奖,八名三阶茶道师诞生

其次要经常参加和组织茶会。作为以茶会友的传统雅集活动,茶会是茶道师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能集中体现一名茶道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修养。初阶、二阶茶道师,要参与茶会活动的筹备,担任席主、司水等相关工作人员。三阶以上茶道师,必须能策划和组织各种类型的茶会,包括确定茶会主题、时间、地点,安排茶会流程、茶品、茶食,茶席、茶笺设计,会场布置,邀请嘉宾等,并能胜任茶会主持人的工作。

最后还要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大益茶道的宗旨是“惜茶爱人”,“心善意纯”被列入大益茶道“弟子规”。在大益茶道师之间有一个默契,就是每人一年至少要做20个小时的公益,积小流成江海,积小善成大德。通过大益爱心基金会设立的“爱心银行”,每位茶道师可以随时查到自己的累计公益时间和捐助款项。五年来通过教育助学、关爱农民工子弟、慰问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社区健康讲座、爱心奉茶等自发的爱心活动,大益茶道师已累计为社会奉献了10万个小时的公益时间。


大益职业茶道师慰问孤寡老人


固本培元 建设现代“茶道学”学科

一种新兴职业的崛起,需要有强大的学术理论基础作支撑。众所周知,长期以来,茶学界存在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科学的现象。目前全国有十多所高等院校设有茶学本科专业,在茶自然科学方面能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但茶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则比较薄弱,开设茶文化专业的院校不是很多,茶道专业则近乎空白。

大益茶道院院长吴远之先生认为,中国茶道要复兴,职业茶道要发展,必须打破目前在茶道学科建设方面的“零状态”。他提出,茶道应该成为一门专业、精深、厚实的学问,即“茶道学”。茶道学,不同于茶文化专业,它是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有思想内容的发掘、审美意境的追求与人文精神的传达。它有理论体系,也有实践方法;有思想深度,也有艺术表现,集历史、文学、宗教、哲学、美学、民俗、养生、音乐、绘画、园林、插花、香道、陶瓷艺术和茶艺实践为一体,是一门交叉性、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茶道职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茶道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正式建立。

五大研究基石

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构成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和一定研究领域内的专门知识等。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茶道学汇聚了多学科的理论精华,包括茶道艺术学、茶道心理学、茶道哲学、茶道文学和茶道历史学五大研究基石。

茶道艺术学(茶道美学),主要从美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探讨茶道艺术原理,发掘茶道艺术的人文精神,同时探讨茶道的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体验以及审美评价等内在规律。茶道心理学,作为现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类品茗活动的行为及精神过程,探求茶道心理的内在机制。茶道哲学,主要探讨茶道中的世界观与价值体系,茶道与儒释道的关系,茶道与西方哲学的关系,茶道与宗教信仰的关系,茶道对现代人的哲学启示等。茶道文学,主要研究茶道与文学的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茶道历史学,主要研究茶道创立、发展、演变、传播的历史以及对相关史料进行整理。

一流学术团队

要完成一门新兴学科的建设,还需要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员和设施。为此大益茶道院在北京成立了独立的茶道研究部,先后引进9位中外博士及硕士,涵盖茶学、心理学、历史学、古典文学理论、美学等学科尖端综合性人才,专职开展茶道相关学术课题研究。

大益茶道院研究部组建后,广泛整合国内顶尖学术研究力量攻坚克难。除联合“大益学者”和大益博士后工作站开展工作以外,研究部还与三所顶级名牌大学达成合作意向: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联合成立“茶道心理学研究所”,系统开展茶道心理学学科建设、茶消费者心理研究、茶广告心理研究等系列基础与应用型科研;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联合成立“茶道与艺术研究所”,开展茶道艺术精神的理论探索与茶道艺术的创作实践,创办《茶道与艺术》杂志;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联合成立“茶道与哲学研究所”,着手开展茶道哲学的系列研究,探寻茶道与中西哲学之间的内在关系等。

为便于学术研究的开展,大益茶道院研究部还进行了大量文献搜集和整理工作,目前已购进国内茶文化出版物4000余册,以及日本《茶道学大系》、《茶道全集》等外版图书。下一步计划搜罗更多港台、日本、韩国、英国以及俄罗斯等国的茶文化相关书籍及电子出版物,以期建设成为全球最专业、最权威的茶道数据资料中心。

研究课题与初步成果

大益博士后工作站进站博士后,湖南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海燕博士历时两年,完成“明清时期茶美学理论研究”课题,其研究成果《明清茶美学》一书于2014年8月正式出版。该书对明清时期的茶美学的历史背景、美学特征、主要代表、现实意义等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解读。

“大益学者”,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导师王垒教授领衔开展的“茶文化与个体心理、行为及社会关系研究”课题,采用启动法、内隐测量法、生理测量法等手段,分三阶段完成相关科研内容,旨在甄别茶对人的心理、行为和人际关系的影响。课题小组经过两年时间完成的一期成果——《不同饮品使用者的心理与行为特征——茶与咖啡文化的心理学实证研究》一文已在国内核心期刊《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年第6期上发表。

“大益学者”,武汉体育学院雷国樑教授主持的“践行大益‵三位一体′项目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效应研究”项目,以湖北省内高校为试点,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茶文化实践。课题组历经一年半时间完成《茶马颂——新六羡歌》、《茶马梦语》、《禅韵》等3部茶道艺术作品,指导学生发表论文3篇。该项目于2015年11月15日顺利结题。

其他正在进行的课题还有王珏博士的《禅意空间》研究、王雷博士的《茶道心理学》研究、刘田峰博士的《道德经》研究、耿晓辉博士的《茶道与文学》研究等。大益茶道院已出版的17种茶道图书中,有些已具备相当的学术水准,2016年还将有新一批的茶道研究成果著述面现。未来大益茶道院研究部还将通过举办学术交流会、研讨会、高峰论坛,设立学术大奖等方式,吸引更多优秀学者持续投入相关研究,为“茶道学”学科体系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


五年来大益茶道院编撰出版多部茶道文化书籍

2014年9月28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王垒教授在“大益学者”项目成果结题评审会议上答辩


倡导优雅的茶道生活

在当今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困境。环境恶化,食品危机,人心浮躁,道德缺失……自然宁静的生活对现代人来说成为一种奢侈。大益茶道院除了通过职业教育培养精英人才、通过学术研究建构理论体系之外,还注重将茶道与生活、茶道与艺术相结合,面向大众传播茶道文化,倡导一种优雅惬意的茶道生活方式。

大益八式:中国式茶修方法

相对于日本茶道的成熟仪轨,中国茶道一直没有一种融合实用、审美和心智训练的日常练习方法。为此吴远之院长亲自研创了一套生活化的基础茶式。它包括洗尘、坦呈、苏醒、法度、养成、身受、分享、放下八个内在关联且一气呵成的动作规范,故又称“大益八式”。

“大益八式”既是一套完整的茶叶冲泡方法,也是一个体悟人生智慧的过程,其涵义暗合深层次的思维逻辑,细细想来,发人深省。通过每日研习“大益八式”,习练者既可熟练掌握茶叶冲泡的基本技艺,还可静心体会人与茶、人与器、人与天地之间的默契与和谐,达到静心安神、怡情养性、参悟茶道的目的。本为个人修炼设计的“大益八式”,通过茶席、服装、背景、音乐、解说等艺术氛围的烘托,也可作为表演项目用于茶道的普及推广。五年来大益茶道师在海内外进行了上千场次的“大益八式”表演,受到中外人士广泛好评。


由中国书店出版的《大益八式——中国茶道研修方法》一书插图

大益茶道院老师在“两岸文化交流论坛”上演示大益八式


大益茶会:当代雅致生活元素

大益茶会是以茶为媒组织的社交性聚会活动,主要分为“云席”、“仕席”和“礼席”三类。“云席”是指户外露天的自在茶聚,茶人茶友提壶相呼,在大自然的清新空气中,看流云,品佳茗,体会天人合一的妙境;“仕席”是指在室内举办的风雅茶聚,大家在席间品茗、赏艺、论道、谈文,徜徉在“琴棋书画诗曲茶”的艺术享受中;“礼席”则是指规模盛大,带有纪念、庆祝、典礼性质的大型茶会。

自2014年3月第一场云席“春分”开始,大益茶道院与大益爱心基金会组织举办了两届“发现校园之美·全国高校暮春云席大赛”、全国“夏至”云席比赛、巴达茶园云席等活动,到户外办云席已成为一种风尚。每年还会有数百场大益“仕席”茶会在全国各地举行,或赏新茗,或论学术,或分享养生,或交流收藏,成为钢筋水泥城市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2014年6月22日,石林大叠水瀑布“夏至”云席茶会

2014年全国“四季云席”比赛获奖作品《仲夏风荷》

2014年12月21日,《亚岁贺冬》仕席茶会

2015年9月5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益集团特别邀请66位美国援华老兵及其家属回到昆明,由大益茶道院承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英雄茶会”。茶会分为“历史记忆”、“英雄归来”、“和平万岁”三个环节,大益职业茶道师精心布置了三十席抗战纪念主题茶席,并为嘉宾冲泡品鉴“中美抗战英雄纪念茶”——“飞虎传奇”和“大益传奇”。刚刚在北京接受了习近平主席授勋的飞虎队英雄老兵杰·温雅德,美国空军前参谋长、四星上将罗纳德·罗伯特·佛格曼将军等纷纷上台分享感受,美中航空历史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代表老兵接受吴远之先生赠茶。最后,全体中外嘉宾在代表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和平纪念双子塔”上郑重签名。这是一场特别的“礼席”,大益茶人以最高的东方式礼节向中美抗战英雄老兵致敬。


2015年9月5日,大益茶道院承办V70“英雄茶会”

中国不会忘记

2015年大益茶道院承办的重要茶会还有:2015年6月12日,为第13届东盟华商会的华商华侨举办的“云南滋味 世界共享——普洱茶文化探秘之旅”大型茶会,2015年10月18日,大益嘉年华期间举办的“盟约”夫妻茶会,2015年12月25日举办的“纪念护国运动100周年茶会”等。

茶道与音乐的交响

自古以来茶通六艺,茶与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尤其在音乐方面,不同于日本茶道的清寂风格,中国茶道更适合在舒缓的音乐中徐徐展开。而传统茶乐曲目单一,风格古老缺少变化,为此,大益茶道院十分重视原创茶道音乐的开发。仅吴远之院长亲自参与创作的就有《相思如茶》、《春莱虹瀚》等优秀作品。

2015年11月15日,由北京交响乐团演奏的大型管弦乐作品《春莱虹瀚·云南随想》在国家大剧院正式上演。《春莱虹瀚·云南随想》是以大益茶道院院长吴远之先生原创故事《凤凰求茶传奇》为蓝本,由著名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张千一创作的全球首部茶主题交响乐。首演特邀著名指挥家谭利华指挥,拉开了一幕具有云南上古神话色彩的普洱史诗级音乐篇章。“春莱虹瀚”本为傣语,意指凤凰茶园。这个用音乐讲述的的传奇爱情故事生动地表现了茶与红土地、与云南少数民族千百年来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的亲密联系,表达了作者对云南茶、茶人、茶园的深厚情感与无限眷恋。


2015年11月15日,大型管弦乐作品《春莱虹瀚•云南随想》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新茶乐”则是大益茶道院首创的一种茶道音乐形式。所谓“新茶乐”不同于传统茶乐,其音乐风格特别能彰显茶席中那一份静谧之美与灵动之美,而西洋乐器与中国古典乐器的结合更加时尚,令人耳目一新。2015年10月18日晚,适逢大益嘉年华举办期间,“星海茶夜·心灵聆乐”沙滩音乐茶会在三亚海滨举行。茶道院音乐教师郭乙霖和青年作曲家杨楠、青年演奏家耿林虎等共同演绎了系列“新茶乐”曲目,钢琴、大提琴、竹笛、古筝,沙滩、海浪、星空、烛光……当空灵绝美的音乐旋律在夜空中响起,所有人都为这无比美妙的一刻而陶醉。


2015年10月18日,“星海茶夜•心灵聆乐”沙滩音乐茶会在三亚海滨举行

“新茶乐”演出现场


让世界读懂中国茶道

上世纪初叶,日本美学家冈仓天心用英文写下《东洋的理想》、《日本的觉醒》和《茶之书》,分别刊行于英美两国,并译成法、德、西班牙、瑞典等多种版本,后被收入美国中学教科书,从此让西方认识了日本茶道和日本文化。而中国茶道沉寂已久,在世界上更处于失语状态,中国茶书译本大都限于简单的茶叶知识介绍和茶艺展示,鲜有深层次的文化解读,无法体现博大精深的中国茶道的精髓。

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提升,迫切需要找到中国茶道对话世界的语言,让世界了解真正的中国茶道。

走出去:浩大的翻译工程

自2013年起,大益茶道院开始有计划地将中国茶书翻译成英、日、韩、泰、俄等国语言出版,茶道院外籍专家更直接以外文写作茶书。目前茶道院已出版和即将出版的外文茶书近20部。其中包括吴远之先生撰写的《中国茶道》、《茶道九章》、《大益八式——中国茶道修炼方法》的英文版等,部分图书还在2014年参加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向来自全球的30万观众进行展示。这些茶书除了通过国内的外文出版社出版外,大部分直接在国外出版,如日文版《大益八式——中国茶道修炼方法》由日本思文阁出版社出版发行。2013年,韩文版《大益普洱茶品鉴》在韩国出版后很快被抢购一空,2015年大益茶道院韩国籍专家又以韩文撰写普洱茶实用知识手册《普洱茶MASTER 》(一、二册),在韩国出版以飨读者。目前还有多部书稿在翻译中,翻译语种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茶道院还将以日韩及英国等茶道文化为重点,将国外优秀茶书翻译成为中文,介绍给中国的读者以作比较、研究和借鉴。


大益茶道院编撰并翻译出版的英、日、韩及中英双语茶文化书籍


请进来:两届中日韩茶道国际交流

2011年11月,大益茶道院在昆明举办了首届“‘茶之道’中日韩三国茶文化国际交流会”,邀请日本著名的“茶道三千家”中的里千家、表千家代表团,以及韩国知名的摩诃禅茶院代表团和釜山女子大学代表团茶道专家,与大益茶道院代表团共同演绎了一场汇聚中外茶文化大美的国际交流盛会。期间还举办了“中日韩三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圆桌峰会”、三国茶道大学巡回展演等活动,成为当年轰动茶界的盛事。

2015年11月,由“大益学者”,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主任的郑宁教授发起,大益茶业集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联合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茶道艺术研究所、大益益工坊联合承办的第三届“茶境”国际茶文化交流展在北京举办。作为系列活动之一,“中日韩三国茶道专业展演”和“中日韩三国学术交流论坛”于11月4日-5日在北京大益茶道文化中心举行。日本茶道最大流派里千家代表团、韩国休静斋茶文化院代表团和大益茶道院代表团分别进行了精彩的现场表演,大益茶道院院长助理、茶道研究部部长徐学与来自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韩国檀国大学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专家教授分享了茶道院的最新研究成果。

受邀参加活动的日韩茶人均表示,通过交流感受了中国茶道文化的魅力,追溯了茶道的精神之源,回国后将广为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真正的中国茶道,促进中日韩三国茶道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大益茶道院院长吴远之先生与日韩茶人共同为首届“‘茶之道’中日韩三国茶文化国际交流会”启幕“

大益茶道艺术团与日本、韩国茶道团体同台演示茶道

2015年11月5日,基督教三一堂牧师代表大益茶道院在中日韩三国茶道展演会上演示“福音版茶道八式”


探索茶道的跨文化结合

茶道的最高境界是对生命本体、对人生真义的参悟,所以有“茶禅一味”、“茶通仙灵”之说。自古以来茶道与儒释道三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儒家以茶养廉,道家以茶养生,佛家以茶养心。然而东方的茶道与西方的基督教之间似乎从无交集,有无可能在二者之间找到某种结合点呢?身兼基督徒和茶人双重身份的吴远之先生对此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探究。

2014年11月25日,在大益茶道院为昆明基督教三一堂举办的“心灵甘泉”感恩茶会上,吴远之院长以《茶,一片上帝祝福的叶子》为题作主题演讲,在演讲中首次提出了“茶道中的基督精神”,即“牺牲与奉献”和“爱的真谛”。他认为茶道与基督教的精神相通处,一言以蔽之即“经历水与火,生命得丰盛”,历经洗练而携手共赴永生筵席,在浮沉起落之间感悟造物主的美好旨意,是二者的精神共通之处。吴院长融通中西、创新独到的见解得到三一堂主任牧师和教牧同工的高度认可,双方当即确定开展茶道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相结合的推广项目,并命名为“茶席边的《圣经》”。

经过一年时间的探讨和实践,“茶席边的《圣经》”取得了可喜进展。一是创造了“福音茶会”这一形式并成功举办多场,其中“盟约”福音茶会让夫妻们在茶汤的甘苦中体味婚姻生活的滋味,在相互敬茶中感受到夫妻间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温情,特别受到弟兄姊妹欢迎。二是创办了三一堂第一个“茶道团契”,让爱茶的弟兄姊妹在习茶的过程中宁静内心,学会感恩分享,不忘恩泉。三是在云南省基督教神学院开设了茶道课程,着力培养青年牧师茶道师。四是编创了福音版“茶道八式”,首次将优雅的茶道修炼与基督徒灵修相结合。在2015年“中日韩三国茶道展演”上,三一堂牧师亲自登台表演福音版“茶道八式”,赢得了三国茶道专家的一致赞赏,被评价为茶道史上的一次突破。而吴远之院长和郑慧牧师合著的《牧师也爱茶——茶道八式与生命八阶》一书也已完成撰稿,即将于2016年正式出版发行,这将是全球第一部探讨茶道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专著。


茶席边的《圣经》

“茶席边的《圣经》”,作为一个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跨文化项目,以独特的形式、开阔的视野开启了中国茶道别开生面的新境界。它既是基督教本土化的一种有益尝试,也有助于推动中国茶文化乃至中国文化在西方基督教国家的传播,让这个人数多达20亿的庞大人群能以自己最易理解的方式,认识并接受以茶道为代表的中国文化。

五年是一段足迹,一路走来,见证了大益茶道院的成长。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大益茶道院在职业茶道、茶道研究、茶道推广和茶道艺术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在此基础上,吴远之院长提出茶道院四大战略定位:职业茶道师的培养及评定机构,当代茶道学科学术与研究的大本营,茶道推广的创意及组织部门,中国一流的茶道艺术表演平台,为茶道院描绘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2016年是茶道院下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随着勐海“中国茶修中心”的建立和几大研究所的运行,大益茶道院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我们相信,上承中华数千年茶文化之精髓,下开茶道职业化、生活化、国际化先河的大益茶道,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浪潮中凤凰展翅,为梦想而腾飞!



(本文摘自2015年《大益茶典·茶道篇》)